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40年,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七所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之一,是西北地区建立最早的一所中医特色突出、综合实力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产业、文化为一体的国家首批三级甲等中医院,是国家首批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
医院占地156亩,呈现“一院两区”发展格局,核定病床1800张,设有脑病、肿瘤、骨伤及肝病4个“院中院”及临床科室51个,医技科室13个,专科专病门诊112个。医院现有教职员工2800余名,拥有以“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郭诚杰教授、雷忠义教授等为代表的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50位;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43人;传承博士后导师、兼职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211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专家300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突出贡献专家23名;岐黄学者1名、长江学者抗疫特岗学者1名、青年岐黄学者3名,陕西省教学名师、三秦学者岗位特聘教授5名。
医院拥有CT 3台(GE宝石能谱CT、GE
BrightSpeed螺旋CT、Siemens
Sensation螺旋CT各1台)、磁共振(MRI)2台(Siemens Skyra
3.0T、Siemens Avanto 1.5T)、SPECT/CT(Siemens Symbia T16)1台、数字化X线摄影机(DR)2台、Siemens胃肠机、Siemens钼靶乳腺摄影机、佳能全数字DR床头机及手术用西门子C形臂,拥有全自动生化分析流水线、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一批高精尖仪器。
医院拥有脑病、消化、肿瘤、外科4个国家级区域诊疗中心,医院名医馆设有吴以岭院士工作站、国医大师工作室以及国家级、陕西省省级名中医工作室47个;海外设有中国-瑞士(日内瓦)中医药中心;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培育单位、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拥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第一批优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等各类平台40个, 国家级重点学专科12个,省级重点学专科11个,市级重点学专科5个。
医院坚持以中医为本,中西医并重,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国医大师、名医群体荟萃,为适应社会需求,不断提高重危及疑难病症的诊治能力,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学术领军人物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在中医急症、温病、脑病及活血化瘀等诸多领域均取得较高成就,对“毒瘀交夹”、“痰瘀交夹”等病机理论的认识有颇多创新,自成体系。他力倡“脑当为脏论”,主张建立中医学的脑脏系统,提出“颅脑水瘀论”的新观点,对中风、胸痹等心脑血管病以及高热、中毒等诸多疑难杂证总结出了一整套独创的治疗方案和方法。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学文被任命为全国中风协作组组长,他带领团队致力于中风病的研究,通过对大量的中风患者的潜心研究观察,先后提出了中风先兆证、中风病“四期六证”辨证方法等,对解决中风病这一世界难题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2018年《国医大师张学文脑病痰瘀毒损理论体系构建与临床验证》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传承人,全国著名针灸专家和中医乳腺病专家,开创了中医史上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先河,制定的“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方案”已被列为国家标准方案。他提倡“病症证三结合法”辨病,从“肝胃气血不和”立论,“针药疏通调补”治疗乳腺病,并结合西医病理,提出“调理冲任”的基本大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创立了中药、针灸、埋针、膏敷、离子导入等多种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疾病;医院在脑病、脾胃病、妇科、烧伤皮肤等治疗方面品牌优势明显,医院“陕西省胃肠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和“陕西省心血管内科疾病临床研究分中心”,对全省临床医学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治疗的转化应用,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更好的向基层延伸服务作出积极的贡献。妇科开展各种高难度手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治疗各种不孕不育症,专科特色尤为突出,是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不孕不育病种牵头单位,与全国多家医院妇科通过中西医协同攻关。
作为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下设中医系、中西医临床医学系两个直属教学单位。中医专业是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中西医临床医学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19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
医院坚持“中医立院、人才强院、管理精院、人文兴院”发展战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职工为核心”工作理念,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坚持以服务树形象,以体验树口碑,以特色树品牌,不断提高临床疗效,充分发挥大学附属医院医、教、研协同发展的优势,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渭阳西路副2号,乘公共汽车11路、18路、20路、副21路、23路陕中附院站下车即到。
急救电话:029-33339999
邮政编码:712000
门户网站:http://www.szfy120.com

★国家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国际中医药合作基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基地”
★首批国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
★国家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
★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国家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
★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基地
★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国家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
★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
★陕西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地
★陕西省县级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人员培训项目临床实践基地
★陕西省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项目临床实践基地
★陕西省城市社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
★陕西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陕西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
★陕西中医学学院优秀实践教学基地
★国家中管局授予我院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国家卫生部授予我院 “爱婴医院” 称号。
★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我院“文明单位”称号。
★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我院“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我院在全国卫生系统“创佳评差”活动中被评为最佳单位。
★咸阳市授予我院“咸阳市公安法医创伤医院”。
★咸阳市2012年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咸阳市2012年双创工作先进单位
★咸阳地区2013年最受人民喜爱三级甲等医院
★2013全市医德医风主题教育优秀医疗机构
★咸阳地区2014年最受欢迎三级甲等医院
★2016年度全省检验医学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先进单位
★2016年度全省中医药新闻宣传先进单位
★2017年咸阳最具权威三甲医院和咸阳最受欢迎综合医院
★国家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创新重点工程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2017年咸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优秀单位
★咸阳市2017年度卫生计生重点工作先进单位
★2017年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
★2017年度咸阳市干部保健工作先进单位

荣誉墙
10月17日下午,首届“中国-瑞士中医药中心(日内瓦)”建设学术交流活动在我院名医馆学术报告厅举行。瑞士洛桑大学生物与医学学院名誉教授弗朗索瓦博士,瑞士拉图尔医学集团中西医结合部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副秘书长董红光博士,瑞士拉图尔医学集团车兰迪博士、玛利亚博士、苏珊娜博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亚美多边处副处长陆烨鑫,世界针灸学联合会主席刘保延、秘书长杨宇洋,深圳市中医药研究所所长杨卓欣,陕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力、副校长唐志书,我院院长赵晓平,党委书记王亚丽,副院长袁普卫,以及深圳市中医医院的专家代表、我院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等人参加了学术交流活动。学术会由赵晓平院长主持。
学术交流活动伊始,赵晓平院长代表医院全体教职员工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并且介绍了医院的中医药特色及优势,他说,中国传统中医药在人类保健事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双方进一步展开合作交流,加快构建高端医疗示范研究项目,推动中西医结合以及世界健康事业的发展。会上,学校党委书记刘力向瑞士洛桑大学生物与医学学院名誉教授弗朗索瓦博士及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副秘书长董红光博士颁发了特聘教授证书。学校副校长唐志书致欢迎辞,他说,瑞士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医疗技术体系,期待将我校的中医药资源优势与瑞士医疗技术优势相结合,有力助推中医药在瑞士的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亚美多边处副处长陆烨鑫强调,加强中医药国际合作已成为大势所趋,期待双方携手共进,探索先进、科学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动构建“中国—瑞士中医药中心(日内瓦)”。世界针灸学联合会主席刘保延指出,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名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双方应当加强在医疗、教育和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国际交往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相信在强强联手的作用下,“中国—瑞士中医药中心(日内瓦)”一定能取得成功。瑞士拉图尔医学集团中西医结合部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副秘书长董红光博士表示,“中国—瑞士中医药中心(日内瓦)”前景广阔,中瑞双方要加强合作,推动传统中医药“走出去”、国外现代医学技术“走进来”,共同助力传统中医药以及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随后,瑞士内分泌专家弗朗索瓦博士和与会人员分享了题为:Making aging a biological target of preventive medicine和Recent advances in work up and management of obesity的讲座,详细介绍了他们在抗衰老及治疗肥胖症方面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车兰迪博士给大家做了题为Integrated Medicine-Example of a New Model的报告,分享了国际应用整合医学防治疾病的新模式。讲座激起了现场听众的极大兴趣和共鸣,大家和瑞士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和探讨。此次讲座内容详实丰富,与会人员认真聆听、精心记录。 
学术交流活动现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亚美多边处副处长陆烨鑫讲话
世界针灸学联合会主席刘保延讲话
瑞士拉图尔医学集团中西医结合部主任董红光博士讲话
学校党委书记刘力颁发特聘教授证书
学校副校长唐志书致欢迎辞
赵晓平院长主持学术交流活动
弗朗索瓦博士分享抗衰老及治疗肥胖症方面的研究成果
车兰迪博士分享国际应用整合医学防治疾病的新模式
(科研部)